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3:34 点击次数:133
我族子孙,于书法一道,前辈不吝高论,译解之作原当共享,不该藏私,或者为求蝇利画地为牢。我不挂原创,只愿欲分发者私信一告即可,顿感高义!
附何绍基所跋之古帖超精复制品之商品链接于后,或有已失,即以近者尚存古迹替代之,买王得羊,想子贞丈亦当颔首。内有全图,以助理解原文。如有购置,君获书者秘爱,吾得家人稻梁之需,在此诚谢!
大成即日
图片
23
跋牛雪樵丈藏宋刻十七帖
南唐李后主取贺知章临写《十七帖》入石,为《澄心堂》本,是刻沉雄古逸,于草法中具有八分体势,唐贤诣此颇希,遽定为澄心堂刻,犹属臆断,余未敢附和也,窃意此帖即陆俨山所谓关中不全本,黄伯思所称书中龙者也,余昔在姑苏得一本,与此无二,后乃见此本,因索值颇昂,又感于文文肃所云“离之双美”者,遂割爱置之,别来十年,时复在念,不意为雪樵制府丈所收,许其假归,两本并置案头,从容互观十余日之久也。
图片
译解:
南唐的李后主曾将贺知章临摹的《十七帖》刻入石头,成为《澄心堂》版本。这个刻本的书法沉雄古逸,在草书中具有八分的体势。唐人达到这种境界的相当罕见,因此立刻确定为澄心堂刻本,还只能是臆断,我不敢轻易附和这种观点,私下认为这个帖子就是陆俨山所说的“关中不全本”,也是黄伯思所称的书中龙。
图片
以前我在姑苏得到了一本,与这个版本毫无二致。后来见到这个版本,因为索要的价值相当高昂,又感慨于文天祥所说的“离之双美”,于是我忍痛割爱,将其放下。十年过去了,我时常想起这件事。没想到这个版本竟被雪樵制府老丈收藏,他允许我借回家中。两本并置在案头,我从容地互相欣赏了十余日之久。
图片
"离之双美"这个成语出自南宋文学家文天祥的《文山道中寄张子雍》一诗。这句诗的意思是:将两个美好的事物分开,各自独立,它们各自的美都能得到充分展现。这里的"离"表示分开,"双美"指的是两个美好的事物。这个成语用来表达一种审美观念,即有时候将两个美好的事物分开,能让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得到更好的体现,从而达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。在实际应用中,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文学、艺术等领域中,两个优秀作品或两个有才华的人各自独立发展,都能展现出卓越的成就和美感。
图片
24
跋宋刻十七帖
细观此帖及《定武兰亭》,知山阴实兼南北派书法之全。《阁帖》简札,多流利便易,由检择不精,真赝相半耳。
图片
译解:
在观察这部《宋刻十七帖》和《定武兰亭》之后,我们可以了解到王羲之的书法确实融合了南北二派的精髓。在《淳化阁帖》里,简札的书法风格多流畅简约,那是挑选过程不够精审,导致真伪参半的原因。
图片
25
跋魏张黑女墓志拓本
包慎翁之写北碑,盖先于我二十年,功力既深,书名甚重于江南,从学者相矜以包派。余以[横平竖直]四字绳之,知其于北碑未为得髓也。记问浩博,口如悬河,酒后高睨大谈,令人神往,今不可复得矣。
图片
余既性嗜北碑,故摹仿甚勤,而购藏亦富。化篆分入楷,遂尔无种不妙,无妙不臻。然遒厚精古,未有可比肩《黑女》者。每一临写,必回腕高悬,通身力到,方能成字,约不及半,汗浃衣襦矣。因思古人作字,未必如此费力,直是腕力、笔锋天生自然,我从一二千年后策驽骀以蹑骐骥,虽十驾为徒劳耳,然不能自已矣。
图片
译解:
包世臣在写北碑方面,比我早了二十年,他的功力深厚,在江南享有很高的声誉,跟随学习的人以“包派”为荣。我用“横平竖直”四个字来衡量他的作品,发现他在北碑方面的领悟还没有达到精髓。他知识渊博,口才极佳,酒后高谈阔论,令人神往,如今斯人已逝,无法再见到这等风采。
图片
由于我天性喜欢北碑,所以临摹得非常勤奋,购买收藏也相当丰富。这些北碑作品将篆书、八分书融入楷书,达到了无一不妙、无妙不臻的境界。然而,在遒劲、厚重和古韵方面,还没有作品能与《张黑女碑》相媲美。每次临摹,我都要迴腕高高悬起,全身力量都集中在笔尖,才能写字。
图片
通常还不到半个字,就已经汗流浃背了。因此,我想古人写字未必如此费力,他们的腕力和笔力都是天生自然就有。而我在一两千年后的今天,努力去追求那种境界,虽然十倍的努力也可能是徒劳,但我仍然无法抑制自己的热情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我们将《王羲之十七帖上图藏绝世珍本》、《北魏张黑女墓志何绍基旧藏宋拓孤本》精确复制,作为极其重要的“法帖3.0”藏本以飨书友!请注意,“法帖3.0”出品是原汁原味、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,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!
欲购专业级《王羲之十七帖上图藏绝世珍本》、《北魏张黑女墓志何绍基旧藏宋拓孤本》超清复制件的书友,可点击下面商品卡,品鉴与激赏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